加强党建引领,凝聚档案合力,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旗帜鲜明讲政治,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教育引导档案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敢于创新。在思想和业务双标建设的进路中,获准国家知识产权局3项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入选全国档案人才队伍2人。《四川文理学院推动档案资源“活”起来》的做法在《中国档案报》刊载。
围绕学校大局,挖掘档案资源,档案特色更加明显
一是启动校史档案征集工作。自3月广而告之发出《四川文理学院关于征集纸质、实物和声像档案的启事》后,针对捐赠群体多元、校史资料多样、移交方式多维等堵点,采取网上调研、电话咨询和开会交流等方式,学习借鉴省内高校校史资料征集经验,采取联动校友办、离退休工作处、巴山作家群研究院等部门力量,点对点重点联系、及时宣传反馈等方式,陆续收到28名校友、社会朋友及在校师生捐赠的324件(套)珍贵档案。
二是开展“红色人物”口述档案工作。启动口述档案工作,首批访谈了70岁以上的老领导、老教授和办学早期的老同志7人。围绕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工作,访谈学校离休干部刘景蒿、学校筹建达县师范学院领路人时任达县地委副书记周永开,并紧扣“红色”主题设计访谈提纲、采写访谈新闻,制作的视频《周永开:传承红色基因,建一所红色大学》在社会上反响很好,讲好了红色故事,传递了川文理的红色声音。
三是立足岗位服务地方。为达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形象馆选派场馆解说员,接待来自成都科技局、省市人大代表等百余人。
牢记档案初心,坚持资源为本,资源建设更加专业
在资源建设“专业化”上,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重视“5年规划”的引领作用,先后制定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总结成绩,发现短板,寻找出路,明晰了校史资源建设的优先级。
二是在常规收档中,变粗为细,及时按学校机构调整完善《立卷单位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解决“收什么”的问题;把主要业务程序文本化,规范每个流程,解决“怎么收”的问题;变点为线,采取“一对多”的方式,为每个立卷单位确定服务指导老师,做到归档前有服务、归档中有指导、未归档有催促。5年共计整理移交档案139万余页,照片1.7万余张,实物档案600余件。档案资源建设被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评为档案规范管理先进单位。
担当档案使命,坚守档案价值,档案利用更加便捷
“为师生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一是持续推动档案数字化工作。遵循“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切实可行”的原则,制定严谨的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规范,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共完成5期189万余页综合档案、8500余张基建图纸和1500余件实物档案的数字化工程,为档案利用和档案智慧建设打好基础。
二是为校内外师生提供便捷服务。以收为用,安全便捷提供查档服务。5年来,查询档案7.9万余件,利用档案8400多件,复印档案3.9万余页,接待利用者3400余人次。规范做好2.8万余名新生建档和1.9万余名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2020年以来,为毕业生查档提供“零跑路”服务800余件(次),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情怀。档案馆被学校评为“三全育人”先进集体。
讲好文理故事,彰显办学精神,校史文化更加鲜活
一是树校史文化形象大使。坚持专兼职、师生“2+2”建设途径,以学校中心工作为圆心,以专职档案员为第一梯队,把兼职档案员、学生校史宣讲员建立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成为校史文化的主要记录者、传唱者和传承者。特别是中英文学生校史宣讲员队伍,经过5年持续不断地建设,已成为校史文化形象代言人。
二是创校史文化形象品牌。打造中英文校史解说风采赛,持续开展5届讲党史、讲文理师生故事,营造爱党爱校建校荣校共识。做好校史陈列馆常规维护、正常开放等工作,接待省市领导、专家学者、高校来宾以及校友等5000余人次来馆参观,充分发挥校史陈列馆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办学精神的独特作用。
三是编校史文化形象作品。在前期编写《校史》的积淀上,我们用小切口做专题的方式,按照“总体规划、专题推进、保护优先”的原则,制定校史专题编研规划。目前,《星光早期诗文集》和章继肃先生点校李长祥《天问阁文集》分别与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签订出版合同。